論“地理十不葬”

  筆者曾經收到不少讀者來信,其中有很多封皆詢及於本網檔案裡面曾經所提及過的玄空師傅,即清代同治季,《三元地理辨惑》作者,桐城馬泰清氏的不少問題。馬氏乃安徽人士,其實筆者對於該地方所出的玄空師傅並不熟悉,而對馬氏的玄空知識,亦僅從其著《三元地理辨惑》(下以“《辨惑》”代)裡面所看到。沒錯,馬氏在玄空理氣上的認知,的確是真材實料,沒有花假。不過鄙人從未觀察過其所點之穴,或者所安的局(陽宅),所以對其形勢以及陽宅立局方面所掌握的技巧,未敢加以點評,以犯武斷之誤。

  很簡單舉一例子,在陽宅裡面,有所謂“抽爻換象”一詞,而時師對於該名詞的理解,無非借氣安宮一類人云亦云、不知所謂的東西。其實,抽爻換象,可謂真《青囊》之運用,不懂此技術,即使領略萬卷《青囊》真奧,亦只是空有一腔理論而已。例如馬氏於其《辨惑》中提及一書,乃《宅法舉隅》(作者無錫朱旭輪)。此書裡面所介紹的方法,的確是玄空,不過卻是雜家玄空。與今日之所謂玄空大師所出的書本大同小異。只是其著作裡面,沒有用到今日師傅所酷愛之風水精品擺設而已。而該書其中所說的層數、間數之類,讀者當今日之流年通書般看看罷矣,切莫仿效!馬氏忽在其著中推薦此朱旭輪氏,實在令人莫名其妙,丈二金剛。

  馬氏曾經在《辨惑》裡面說道:“蔣大鴻先生所註《地理辨正》,並所著《天元五歌》,二者足稱千古不傳之絕學。道光年間,有無錫章仲山,增註《地理辨正直解》,《天元五歌闡義》,尤為明晰。”後來,他卻在無更深入的認識底下,僅僅憑某路人甲的道聽塗說,竟然去批評章仲山的巒頭眼力;其對朱氏亦然,其先推薦朱氏頗精挨星,後亦懷疑朱氏形勢技巧,莫非馬氏亦想效沈君竹礽者耶?馬氏可能未曾閱及章仲山先生之《心眼指要》,斯有此妄下之判斷。如果其能一讀此部經典,定然豪情自減也。另外,沈氏批評蔣大鴻、章仲山等前賢,實在是因為其在空無實學的情況底下,逼不得已的選擇,以為日後促銷其《沈氏玄空學》鋪路,已經是可悲可歎。惟馬氏乃得訣之人,卻仍樂此不疲,亦其《辨惑》之一弊也!

  此或許馬氏因得訣而過份自我,從而犯上的一些無心之失,亦情有可原。其實《辨惑》一書,其中可取之處,亦足以彌補著中其他非是者也。讀者亦宜細加分析,捨短取長,此著亦為不可多得之玄空讀物。

  讀者來函時曾經引馬氏《辨惑》裡面,最後段所附註之“地理十不葬”,從而詢問筆者所傳承,有否十不葬之規矩。其實,筆者所承,從來沒有聽過所謂十不葬。不過,師命不可為其扦葬或立局之人,則多的是。所以筆者特闢此篇,以馬氏恩師,樂亭李振宇先生所傳馬泰清玄空大卦奧義,從而申言出一篇“地理十不葬”,謹儆諸地理後學者。實在此篇亦有頗多可取之處,對俗師傭儒有當頭棒喝之作用。不過其中某些規矩,讀者或者師傅不可拘執,自行細心分析可矣。

  網上風水論壇諸眾,亦嘗見其辯及此篇者。然此些網路風水論壇中人,多為牟利而不擇手段之輩。其等辯馬氏之十不葬,無所不用其極,譁眾取寵,可謂蠻曲鳥語,不足掛齒,尤以三合派斥之言辭最鄙。彼三合昔日害人者眾矣,今圖死灰復燃,妄想東山再起,竟然玩此賊喊捉賊遊戲,不亦荒謬絕倫耶?

  〈地理十不葬〉
(原著.安徽桐城 馬泰清 清鶚)

(一)素不孝弟者不葬

其人之天良久喪,何不養之於生前,乃慎之於死後,所謂欲得佳城以安親者,
實欲謀吉壤以佑身耳,如此等人,而與之言地理,先已不知不理矣。

  古人深知墳冢之威力,所以每當親人逝世,有為其風光大葬者。此乃實取祖先之庇蔭者也。然每多鼠輩,雙親在生時不好好孝敬,卻待其去世,斯才延師擇吉地安塋;更有喪滅天良者,竟然謀害其雙親而使之早日得以埋葬入墓,好令自己速發。卻有得訣之敗類時師,竟然為此等豬犬不如者,安取佳穴下葬雙親!俗師罵楊公、蔣公守秘者眾矣,可曾知道無恥敗類,謬傳亂播之危害耶?此等敗類時師,難從其口面而得觀其內心,可不慎哉!馬氏一開始,點出俗師之危害,可謂擲地作金石聲也!

(二)積世怙惡者不葬

居鄉而至積世怙惡,其所損陰隙,不知凡幾。
其不絕滅者,已屬萬幸,矧敢逆天而與之以地耶。

  有錯者不改,教而不善,此乃冥頑不靈。若此類惡霸橫行尚且能發福,不能懲戒其咎,於後人眼中,不得前車之鑒,何能公正也?有小童在街上專門尋找一些流浪貓狗,然後將這些動物,用各種各樣殘忍手段,活活地慢慢折磨致死。曾見有其家長從旁陪同者,筆者於是上前阻止並規勸其家長應該管教兒女。可惜,換來一輪辱罵。此類人士,泯滅天良,如腐木之不可雕刻。使之得地發富,其等定必更囂張跋扈,恃強凌弱,一發不可收拾,及此,為時定必晚矣!豈非致人神共怒者耶?師傅慎之!

(三)身為不善者不葬

世如土豪訟棍,肆惡致富,亦思圖謀風水。
為永遠之計,此乃人面獸心之流,倘與之以地,何以彰天討而為世戒。

  此段乃對為多行不善者所言。某些所謂黑道人物,恃強凌弱,仗勢欺人。表面忠肝義膽,豪情萬丈,義薄雲天;實際壞事做盡,滿手鮮血,踏著白骨上位。又有諳訴訟與法理之人,憑三寸長舌,無事生非,誣告好人。此類人士若法理不能取而代之,任其聽天由命可也,決不能為其驅馳,以招造物之忌!

(四)心術不測者不葬

宦家世族,根基非不深厚,至於存心,或貪黷酗淫,或陰險刻毒。
外貌雖善文飾,內實為富不仁,是心地已壞,陰地何可得哉。

  此段為官宦巨族者而言,概有為富不仁,假公濟私者,不能取之於民,用之於民。卻中飽私囊,奸險狡詐,巧取豪奪。此中不乏外觀和藹可親、樣貌端好者,風水師傅亦常人而已,何能憑俗眼而分辨是非?凡此類官宦巨族世家,得細心觀察其往績,分辨其是非,斯可為其擇地安營建設,否則與同流合污何異哉?

(五)出身下賤者不葬

或為廝僕,或為隸卒,或為娼優,嘗有擁貲居積,重幣相邀者,試思其財如何而來。
徒汙我名,若使得地,則良賤又何分耶?

  俗所謂:“有頭髮誰人想做癩子?”廝僕、隸卒、娼優等人皆有父母生育哺養,皆為父母掌上明珠,其中亦大不乏良善慈愛之人。此中所述各人,亦非甘願為娼為妓。惟祖蔭不足,後天發展自然不良。此輩實在係應該尤加關心照顧者。若師傅見此些有需要人士,亦應該主動出手相助,不取分毫,更應慷慨解囊,仗義疏財,好比醫者贈醫施藥,扶急持傾。若令其等得地扦塋或者善局安居,使其脫離苦海,方見我佛菩提!則求地者出身之良與賤,於地理家實在不必拘拘也!此亦先賢楊公救貧因何勸勉後學,擇徒傳授地理真術之一片苦心者也。馬氏此論,未免矯枉過正矣。

  觀察馬氏《辨惑》,知其乃出身小康以上,或因此而對求地者之出身職業有所顧忌耶,俟考。

(六)古墳舊墓者不葬

恆有無知之人,覬覦無主古墳,或在人家舊墓之傍,以為尚有餘穴,因之破塚毀壙而葬。
似此傷天害理之事,決不能為也。

  有求地者卑鄙,加之以俗師昧昧,每見富豪之穴場,誤以為龍穴大地,於是有無恥者偷佔此類墳冢之左近,安墳結穴,以為可以沾其脈氣,分其旺運。更下流者,竟然破人舊墳,鵲巢鳩占。殊不知,真正興旺之穴,在乎向與運之合與不合;不在乎龍脈與巒頭之有與沒有。若有此類人士求師立向取材,嚴辭斥退之可矣!

(七)私用公山者不葬

人有誤信庸師之言,欲於已葬老墳側近,以私墳加葬。
似此不特公共之墓。
生下人丁不依,自是驚動地下之人,於心何忍。

  公共之穴場,有心之人,自然應該買地而扦,否則胡堆妄建,不久便為亂葬崗矣。

(八)來歷不明者不葬

酷嗜風水之家,遇人不賣之山,多方謀幹,串騙成交,往往興訟釀命。
似此等事,謝絕不往,並勸令勿為。

  於承柏氏一門而言,凡對“酷嗜風水之家”此類人士,恩師有命,不得為之擇地、安塋,概不知此等人士之目的所在也。至於來歷不明者,更加宜三思後行。不過今之時師,見錢眼開,恐怕只是來者不拒,還理直氣壯。無恥者,大談自己如何菩提、慈悲,如何悲天憫人,更以羅漢仙佛自居。可惜這些所謂“菩提”、“慈悲”,皆需要用家付出大量金錢,才可以“施予”,而且用後即敗絕人家,嗟乎!

(九)信任不專者不葬

玄空家看地,所棄取,與諸家之用法,迥乎不同;
其立向消水,亦大相懸隔。
若其人朝信此而暮信彼,必有矛盾,不可往也。

  不獨風水,其實其他術數如是,最忌用者半信半疑。沒錯,存疑是人之常情,無可厚非。尤其今日術士橫行,尤須帶眼識人。不過,真正的術數,說穿了就是科學!若果並非迷信術數之用者,擇得明師放道,好應該對該師傅所提供的方法一一照辦,斯能發揮術數最佳效果。如師傅提供了方法,而用家卻沒有依吩咐而做,更而左怪右責,師傅亦不須再為其等下次安局擇地而費心勞力也。

  另外,該段馬氏所言,可謂鏗鏘有聲!“立向”、“消水”兩詞,俗師誇誇其言者眾矣,可惜未嘗見一時師懂得何謂“消水”!俗師以為某某地之水口有水去為之消水,不笑煞耶?

(十)接待無禮者不葬

今人送子人入塾就師,尚知具衣冠,備贄敬,足恭盡禮,而猶惴惴焉,謂不如此,恐不盡心教吾子也。
獨於求師葬親,或道相邀,或邂逅相約,片語投機,即向求指地,直以巿儈待之。
推原其故,皆無業遊民,毫無學術,望門求售,相習成風,故富豪家竟忘其教子之與葬親,孰為輕重。
吾道每於德行不足之人,尚不輕施其技,況並禮貌俱無者,縱以千金為餌,亦難往也。

  風水師之性質,其實與學校的老師一樣!惟今人昧昧,以為風水乃迷信,加之以俗師的胡亂概念,遂令風水術數惡性循環,一傳十,十傳百而變怪談。若師傅不明風水奧義,不如學習今日之洋人風水師,把風水當成瑜伽靜修,或者香薰沐浴一類東西罷矣,何必害人更愚弄自己呢?昔日風水一門,上知天文,下諳地理,乃宮廷極品之職位。就因有地痞術士,不明所以,故弄玄虛,謬傳亂播,才讓該門中國最悠久歷史之哲理和科學,變成市井流氓之騙財樂土,深可悲慟!

  古人延師,講求引薦介紹,並非隨處可以請到高人放道。師傅必須細細審查用者之來歷、往跡,以辨應否施之予自己不傳之高深理學。因為風水一門,絕不是泛泛道理或者巧言口技而已!此乃天文之規律、大地之主張!惟今之師傅,以誇張手法,愚弄眾人,從而得一時兩刻之驟譽,上一次兩次電臺電視,便以為自己得真機,於是更加譁世取寵,以博取眾人青睞。可惜,謊話只能說一次;也只能騙極少數之人。其騙財目的未遂,先損壞風水這門於中國超過數十萬年歷史的高深學問之精神與聲名,於此類俗師何益哉?

  此等敗類俗師,不得正規傳授,未窺風水真貌,便面不改容,毫無廉恥地以個人謬論,編寫三數篇俗著,就此將風水這門高深學問,淪為術士之騙財工具,可不令人感嘆哉!

  昔日沈氏於楊公《天玉經》末句“若還求地不種德,穩口深藏舌”中,以偽善外表,大言不慚評云:“至求地須求德,實江湖術士,一竅不通者之說也。余以為有濟世之心者,為巨盜劇賊之父母葬地,亦當擇吉地而厝之,使變為善人,變為聖賢。孔子之弟子顏濁聚,即大盜也。何以孔子能教之誨之。以此例之,則福人葬福地,是庸師之欺人語也。

  昔沈氏可曾理會及世有惡貫滿盈者巧取豪奪、恃強凌弱之禍害哉?鄙人承柏氏曾閱批數千富者祖墳及宅案,當中雖有富而立品者,大行善事;但為富不仁者更眾!地理之道,無非令貧者富貴,富者更貴而已。人之品行優劣,乃在乎後天之所見所遇,所學所悟。而教誨善導,實在乃後天各賢哲師長之任務,豈容將此責任,泛泛推卻與風水哉?

  求地先立品立德,此即如孔聖教誨顏濁聚也;至若冥頑不靈者,孔聖可不曾對宰予云“此朽木不可雕也!”所謂“上品之人,不教而善;中品之人,教而後善;下品之人,教亦不善!不善也者,凶之謂也!”沈氏之滔滔謬理,實在係開亂傳謬播禍害之始作俑者也,其罪不容誅也!

  在清代,單一玄空大卦風水,竟有六派之眾!遂蛇鼠混雜,術士橫行。惟今之時師更俗!大談在家試五黃二黑,謂之“以身嚐術”,妖言惑眾之最甚!實在,其等連何謂風水兩字之真奧,亦尚且夢夢,可不令人感嘆歟!此等俗師,欺人自欺,然天不能欺也,所謂天理循環,報應不爽!其等亦應該好自為之,否則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,不慎哉!

--------宗陽承柏氏(寒泉觀主人)撰於乙酉年正月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