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嵋山月歌
向上

首頁
詩
詞
曹劌論戰
登泰山記
峨嵋山月歌
項脊軒志
與妻訣別書
三峽
為學
金瓶梅

 

峨嵋山月半輪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

夜發清溪向三峽,思君不見下渝州

語譯

半輪秋月高掛峨眉山頭上,它的影子在青衣江水中飄流。

今夜我獨自從清溪向三峽,月下思君君不見。

唯有月影相隨,一路乘船到重慶!

便利書籤:

bullet李白生平
bullet注釋
bullet賞析

  1. 注釋
bullet峨嵋山:在四川峨嵋縣西南,景色優美。
bullet半輪秋:半輪秋月。
bullet平羌:江名,即青衣江。
bullet三峽:即瞿塘峽,巫峽和西陵峽的統稱。
  1. 李白生平

    李白(公元701~762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代詩人。幼居綿州昌明青蓮鄉(今四川江油縣)。 從廿六歲起,仗劍去國,辭親遠遊。天寶初,經賀知章和吳筠的推荐,入朝為供奉翰林。後因得罪權貴,遭讒去職,重過漫遊生活。安史之亂後,曾為永王李璘幕僚,事敗獲罪流放夜郎。中途遇赦東還。暮年漂泊窮苦,六十二歲死於安徽當塗。

    李白一生留下無數優美詩篇,充滿熱愛祖國,蔑視權貴和追求光明的精神,詩風雄奇豪邁,感情熾熱,想像豐富,形象鮮明。語言自然奔放,音律和諧多變,對歷代詩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。著有李太白全集。

賞析

這是李白早年離開四川時的作品,詩中以歌詠峨嵋山月,暢抒思念朋友的情懷,寫得極為動情。

詩人月夜揚帆遠航,仰觀山上半輪秋月,俯視水中一彎月影,在月照離人,兼影隨波的情景中,因懷想峨嵋山上一位朋友而情不自禁。

船下渝州,途經三峽,相距愈遠,思念之情愈濃。但摯友化情是不會消失的,它就像江水中多情的月影,伴隨詩人的航船,經過巴蜀到天涯海角,從思君不見一語看,這位朋友也許不知李白要離開四川,未到江頭來相送,惹得李白如此牽腸掛肚。

全詩景物描寫都染上濃厚的感情思想,景中見情,情景交融,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。